首页文章正文

又闻子规啼夜月的子规,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子规夜啼是什么意思 2023-08-27 10:40 481 墨鱼
子规夜啼是什么意思

又闻子规啼夜月的子规,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子规是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甚至啼血,该句出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亮的月光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例子:1、“又闻子规啼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译:月夜又听到杜鹃凄凉悲啼,在空山中传响回荡,令人愁思绵绵无穷尽!注: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若云“不如归去”。——李白《蜀道难》赞(1) 收藏(0) 分享至:子归,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所以叫杜鹃啼归,简称子规。据《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

人民一听到杜鹃的叫声,便会想起自己的国君,心中无限悲哀。所以古人词中有“杜宇声声不忍闻”的句子。望帝化鸟的传说便成了文人墨客们常常引用的典故,之后杜鹃鸟也称子规、望帝。“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出自哪首诗?答案:“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出自唐代李白的《蜀道难》诗句共12个字,诗句拼音为:yòu wén zǐ guī tí yè yuè, chóu kōn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出自唐代李白的《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而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则是借愁鸟子规的哀啼来烘托山的高峻奇险,渲染环境的阴森恐怖,从而达到强调蜀道难的目的。再如秦观《踏莎行・郴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灯蓝加速器 Copyright @ 201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12345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