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正文

气压带风带成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2023-01-05 23:58 725 墨鱼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成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

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包括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高气压带少雨,低气压带多雨。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因为要以教材为核心,所以理解的时候带着学生从教材上的文字和图像出发解释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一、单圈环流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形成大气运动最根本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称为热力原因.赤道地区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热源,极地是最大的冷源,因此,与之相应的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气压区和风区的形成:气压区是由副热带高压区热量空空气北和极地高压区冷空空气南相遇形成的;风带是随着气压带的产生而产生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

>ω< 气压带风带形成原因气压带由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热空气北与南下的极地高气压带冷空气相遇而形成;风带是随着气压带的产生而产生的。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知道低气压带,空气向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吧!我们都知道,赤道附近地区由于终年受强烈阳光照射,蒸发旺盛,盛行上升气流,气流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的大气就出现了“亏空”,因此

参考以上因素,赤道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气压,从而形成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上空的空气积聚形成高压,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向南北两侧流动,同时在高空受到地球偏(1)赤道低气压带——湿热(纬度低,热;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2)副热带高气压带——干热(副热带地区,热;高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3)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湿(副极地地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灯蓝加速器 Copyright @ 201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1234567-2号